学习心得一
读新时代青年要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感悟
2018 年 5 月 2 日,在五四青年节和北京大学建校 120 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青年一代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一是要爱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我们常讲,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我们是中华儿女,要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要时时想到国家,处处想到人民,做到“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二是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王守仁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可见,立志对一个人的一生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广大青年要培养奋斗精神,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着,不怕困难,勇于开拓,顽强拼搏,永不气馁。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1939 年 5 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说:“中国的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永久奋斗’。我们共产党是继承这个传统的,现在传下来了,以后更要继续传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我们人生难得的际遇。每个青年都应该珍惜这个伟大时代,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三是要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知识是每个人成才的基石,在学习阶段一定要把基石打深、打牢。学习就必须求真学问,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不能满足于碎片化的信息、快餐化的知识。要通过学习知识,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有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才能充分发掘出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广大青年要珍惜大好学习时光,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更好为国争光、为民造福。
四是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是永恒的道理。做人做事,最怕的就是只说不做,眼高手低。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实践出真知;都要严谨务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苦干实干。广大青年要努力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我在长期工作中最深切的体会就是: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
学习心得二
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感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广大青年要深刻理解这一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青年大有可为的时代。广大青年要准确把握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的实践要求,立足新时代、拥抱新时代,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努力拼搏、奋勇争先,用青春奋斗汇聚起推动时代前行的磅礴力量。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今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 100 周年。回首百年,无论风云变幻、沧海桑田,中国青年爱党、爱国、爱人民的赤诚追求始终未改,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忠贞初心始终未变。一代代中国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为幸福生活奋斗,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正是因为始终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在平凡岗位上奋斗奉献、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在基层一线经受磨砺、在创新创业中走在前列、在社会文明建设中引风气之先,创造了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业绩。历史和实践充分表明: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在新的伟大征程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也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我们青年要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年成就梦想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砥砺前行。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要把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变成自觉追求。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每一代人都要跑出好成绩。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最美年华,砥砺青春,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青年朝气蓬勃,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青春富有梦想,在拼搏奋斗中绽放光芒。中国共产党总是把自己的最大希望寄托在代表未来的青年身上。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对青年提出了殷切希望。党的十九大报告专门用一段话论述青年工作,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一重要论述,内涵丰富、全面系统、思想深刻、意义重大,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深入理解这一重要论述精神,对于把握青年脉搏,引领青年发展,做好青年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永葆青春活力的重要源泉。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活跃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发挥青年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作用,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党的伟大事业才有了继往开来的辉煌。青年旗帜鲜明支持中国共产党,蓬勃发展的员工运动加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进程。正反两方面经验表明,执政的最大优势是赢得青年,执政的最大风险是失去青年,赢得青年就能赢得未来。97 年来,一批又一批年轻优秀党员前赴后继,为鲜红的党旗添光增彩;一代又一代从青年时期就追随马克思主义并为之奋斗终生的共产党人,让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今天,8900 多万党员中 35 岁以下年轻人有近 1/4,呈现着党的事业对青年一代强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未来属于年轻一代”,不仅仅是代际更替上的必然,也意味着青年人迟早要掌握话语权,成为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在另一层面上,也意味着青年人身上所富含的拼搏意识、挑战精神、创新活力等特质,必将更为深刻地影响人类文明的进程与走势。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是未来的领导者和建设者,世界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科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准确判断当今世界发展趋势,高度重视青年在全球治理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多次发表了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未来”“世界的未来”的重要论述,强调青年在国家沟通交流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勉励全球青年认识到他们在全球治理中肩负的共同的责任担当,为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他强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而“民相亲”要从青年做起。青年是播种友谊的使者,是友好关系的建设者,是深化合作的推动者,必须拓宽青年发展的国际舞台,发挥青年在国际交往中的桥梁纽带作用,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青年,把国际互信基础从青年抓起。可以说,全球青年有理想、有担当,人类就有希望,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历史早已证明,青年始终是我们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朝气的重要力量。振兴中华的史册,记载着中国青年牺牲奉献的光荣;民族复兴的使命,激荡着中国青年砥砺奋进的豪情。我们深信,当代中国青年只要牢牢把握人生航向,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团结拼搏,锐意进取,美好的青春一定能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绽放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