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公司办公室:89534639

员工工作办公室:89534640

89534638

重点实验室:89534290

实验室办公室:89534104

协同创新中心:80570780

《论党的青年工作》专题教育培训---新团员学习分享 第二期 第二弹

2022-10-20  点击:



《论党的青年工作》专题教育培训

---新团员学习分享

第二期 第二弹

20级数据科学专业 罗宇晨




学习心得一  

  让贫困家庭孩子感受

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作为新时代青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深情关怀下,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学习习近平同志《论党的青年工作》中解锁成长成才的“精神力量”,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不懈奋斗。

我们必须牢牢记住服务青年的使命,做好服务青年工作,增强服务青年的意识,拓宽服务青年领域,优化服务青年的手段,提高服务青年的能力。不负使命,不负守望,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与广大青年打成一片,多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多为青年计,少为自己谋。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绘出祖国的最美画卷。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党的未来和希望。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规律,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召开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出台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青年发展规划,印发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以党中央名义发布的少先队工作文件,部署共青团改革,推动青年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

在整个国家的发展中,各个地区的发展水平不太一样,在交通发达的国家,人们的发展当然就发展的迅速,在一些偏远山区,交通、通讯都不发达的年代,有许多地区已经跟不上这些发达的地区了,这个时候国家就开起了扶贫工程。在偏远山区,由于交通的闭塞,导致整个地区的对于青年的教育都成了很大的艰难,许多好的教育资源进不去,导致孩子们无法得到公平的教育水平,结果这个地区的人民就一代代的待在了山区,国家在这种情况下,领导人们带领团队深入山区,为孩子们提供好的教育。让贫困家庭也能得到稳定收入,使得现在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也可以得到伟大的祖国的优质待遇。让贫困家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所以我们要感谢国家给我们带来的美好生活。





学习心得二   

 要从小培养劳动意识



从古到今,我们对劳动场景的艺术化描绘很多,但对劳动行为的深层次研究不多。相信很多青少年工作者在开展劳动教育时,都遇到过孩子们提出这样的问题:“以后的活儿都由机器人去干了,为什么还要教我们爱劳动?”——如果我们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劳动=勤劳=好习惯”的层面,是很难回答好孩子们的问题的。

首先实现中国梦是要靠全体人民辛勤劳动得来的,尤其是对青年一代的教育,不能让他们形成一种只凭想象,只动口就能得到的,要让他们辛勤劳动,努力耕耘,收获属于自己的一份果实。这样才能使整个国家可持续发展。

其次我们要培养全体人民的劳动意识,将这种意识贯穿整个家庭和整个社会,更要贯穿每个人的一生。从小就要教育引导青少年以劳动为荣,以懒惰为耻的思想。

然后,对于青少年要从小就开始培养劳动意识,让他们愿意劳动、热爱劳动。同时青年也要做到身体强,意志强。时刻准备挑起国家的大梁。

最后,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劳的意义更加重大,所有中华人民都是以农业为基础,都是辛勤的劳动人民,才能使国家一步步强大起来。劳的作用在生活中最重要。同时员工要从小就培养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环保的意识。劳动是一支画笔,能够画出生活。人类社会已经演化得十分复杂精巧,有各种各样很有“高级感”的活动,但构成这座大厦的地基依然是劳动——维系生存、保障生活的吃穿住用等一切的一切,全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劳动是一口泉眼,能够流出幸福劳动的结果是重要的,能够创造幸福;劳动的过程同样是重要的,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培养青少年“热爱劳动”,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他们享受劳动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之所以是人的“类本质”,就在于劳动的过程是一个将人的内在价值“释放出来”的过程,其本身就能给人带来无可比拟的幸福。因此,享受劳动的过程、品味创造的幸福,是青少年劳动教育的重要方向。劳动是一个模具,能够塑造全面发展的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能忽视‘劳’的作用。”为此,习近平总书记还专门条分缕析地阐释过劳动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劳动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所以劳动教育的作用,绝不仅仅是我们直观理解的“有个好习惯”“有个好身体”那么简单,而是孩子们在未来人生道路上真正成长为一个健全均衡的人的“塑形模具”。



学习心得三  

《少年儿童从小就要

志向、有梦想》读后感


习近平总书记《论党的青年工作》,是党的领袖关于青年工作最全面、最系统的论著,是全国广大团员青年和青年工作者在共青团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收到的珍贵礼物。

“初升的太阳”,这句话常常用来形容少年儿童。的确,孩子们朝气蓬勃、意气风发,是祖国的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心系少年儿童的成长和未来。“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这是总书记对少年儿童殷切的希望。为了落实好总书记的嘱托,各地都在为实现孩子们的梦想而努力着。有了梦想,孩子们的未来就有了方向,而不服输、不放弃正是成就梦想的桥梁。

《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是2013年5月29日习近平同志在同全国各族少年儿童代表共庆“六一”国际儿童节时讲话的要点。指出,实现我们的梦想,靠我们这一代,更靠下一代。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长大后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少年儿童将挑起这个国家未来的大旗,需要从小就培养他们坚强拼搏的精神,磨砺自己的意志,在生活上,需要热爱大自然,刻苦学习,将来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最终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少年儿童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长大后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在这里,总书记把“立志向、有梦想”放在了最为突出的位置加以强调。要立的“志向”是什么?总书记在其他场合给出了答案——少年儿童要“注意培养追求真理、报效祖国的志向”,进一步说,就是要“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中,从小听党的话、跟着党走”。该有的“梦想”是什么?就是总书记反复提到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美丽的中国梦属于你们”。志向和梦想,是人生真正的“起跑线”——如果没有,生命再长,也只是闲逛游荡,找不到状态,找不出动力;如果歪了,跑得再快,反而容易偏离赛道,要么迷路,要么“出局”。所以,无论是党和国家培养“时代新人”,还是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还是青少年立志成就一番事业,都要注意从小解决“志向”和“梦想”的问题,努力找准起跑线,赢在起跑线。

培养好孩子,既是一个国家,也是每个家庭的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9年前的这一席话,既有大方向,也有小方法,明白晓畅、语短情长,需要我们每一位青少年、家长和广大青少年工作者谨记笃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