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还有什么没有完成的心愿吗?
趁着几天赶紧放手去做吧,
要是实在来不及的,
那就留到2023年吧。
新的一年,
希望大家都事事顺利,
财源广进
23!!加油!!加油
一日今日始,一年前世空。
凄凉百年事,应与一年同。
——唐.元稹《岁日》
历史渊源
古代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新中国时期的元旦,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元旦的习俗
燃放爆竹。说到过年放爆竹,现在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为了吓走一种名为“年”的怪兽。实际果深究起来,关于这个“年兽”的形象,其实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以汉代来说,人们在元旦这天一起床就要在院子里燃放爆竹,是为了吓走一种叫做“山臊”的鬼怪。这种鬼怪在汉代的传说里,住在西方的深山里,有一尺来高,人们被它碰到就会传染疫病。这种鬼怪有一个弱点,就是很害怕爆竹的声音,所以燃放爆竹是为了,吓跑鬼怪。
佩戴口罩:口罩及时换,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在室内外人员空集场所、乘坐电梯或公共交通工具时,均应规范佩戴口罩。
减少聚集:远离有发热或咳嗽症状的人员,减少聚集性活动,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尽量不去人员密集、 空气流通差的场所。
健康监测:用好核酸监测、抗原自测,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戴好口罩,及时到医院发热门诊进行排查,减少家庭传播风险。
最后祝愿同学们在新的一年里,理想和梦想都要实现,爱情和事业双丰收!新年快乐,万事胜意!